基本信息
汉字:酒
拼音:jiǔ隶书-小篆--金文--甲骨文-骨刻文-骨刻原图
酒字骨刻文演变:
引自:丁再献、丁蕾《东夷文化与山东·骨刻文释读》十九章第二节,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。
康熙字典
《唐韵》子酉切,愀上声。《说文》就也,所以就人性之善恶。一曰造也。吉凶所造也。《释名》酒,酉也,酿之米曲,酉泽久而味美也。亦言踧也,能否皆强相踧持飮之也。
又入口咽之,皆踧其面也。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辨三酒之物,一曰事酒,二曰昔酒,三曰淸酒。《注》事酒,有事而飮也。昔酒,无事而飮也。淸酒,祭祀之酒。《前汉·食货志》酒,百药之长。《东方朔传》销忧者莫若酒。《江纯·酒诰》酒之所兴,肇自上皇,成之帝女,一曰杜康。
又酒,明水也。《礼·明堂位》夏后氏尚明水,殷尚醴,周尚酒。
又天酒,甘露也。《瑞应图》王者施德惠,则甘露降,一名天酒。
又官名。《周礼·天官》酒正。《注》酒官之长。《又》女酒。《注》**晓酒者。
又祭酒,尊称之号。《前汉·伍被传》号为刘氏祭酒。《注》祭时惟尊长酹酒也。
又酒旗,星名。《曹植·酒赋》仰汉旗之景曜,协嘉号於天辰。
又地名。《左传·庄二十二年》王与虢公酒泉之邑。《注》邑在河南。
又《前汉·武帝纪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。《注》酒泉,今肃州。
又姓。明有酒好德。
又人名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静公俱酒。
又《韵补》叶子小切,音剿。《诗·郑风》叔于狩,巷无飮酒。岂无飮酒,不如叔也,洵美且好。《易林》白茅醴酒,灵巫拜祷。神嘻飮食,使人寿老。
又叶子与切,音苴。《张超·诮青衣赋》东向长跪,接狎欢酒。悉请诸灵,邪僻无主。
考证:〔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女酒。《注》**烧酒者。〕 谨照原文烧酒者改晓酒者。
杜康、雕阑、欢伯、杯中物、金波、秬鬯、白堕、冻醪、壶觞、壶中物、酌、酤、醑、醍醐、黄封、清酌、昔酒、缥酒、青州从事、平原督邮、曲生、曲秀才、曲道士、曲居士、曲蘖、春、茅柴、香蚁、浮蚁、绿蚁、碧蚁、天禄、椒浆、忘忧物、扫愁帚、钓诗钩、狂药、酒兵、般若汤、清圣、浊贤。
我国酿酒历史悠久,品种繁多,自产生之日开始,就受到先民欢迎。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,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。这些名字,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,或者根据酒的味道、颜色、功能、作用、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。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,所以文在诗词、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。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。
杜康: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,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。"唯有杜康"出自曹操《短歌行》: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
雕阑:“酒,天之美禄。”水乃酒之魂,雕澜酒也是取湛卢山之水酿制而成。勤劳智慧的湛卢人在冬至过后,选用高山优质大米和山涧之“圣水”酿制米酒,名曰冬白酒(俗称白水酒)。因此,湛卢山也素有煮酒论剑之称。后人沿用先人之法,采用冬白酒为酒基原料,加桂圆、桂花、蜂蜜等多种养生食材,经过二次发酵,酿制而成的酒中酒为雕澜酒(“雕阑”源自经典剧目《长生殿》, “一抹雕阑,喷清香桂花初绽。”
欢伯:因为酒能消忧解愁,能给人们带来欢乐,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。这个别号**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《易林·坎之兑》,他说,"酒为欢伯,除忧来乐"。
杯中物:因饮酒时,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。始于孔融名言,"座上客常满,樽(杯)中酒不空"。陶潜在《责子》诗中写道,"天运苟如此,且进杯中物"。
金波:因酒色如金,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。张养浩在《普天乐·大明湖泛舟》中写道,"杯斟的金浓滟滟"。
秬鬯: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,用于祭祀降神。据《诗经·大雅·江汉》记载,"秬鬯一卣
白堕: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。苏辙在《次韵子瞻病中大雪》诗中写道,"殷勤赋黄竹,自劝饮白堕"。
冻醪:即春酒。是寒冬酿造,以备春天饮用的酒。据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记载,"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
壶觞:本来是盛酒的器皿,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,陶潜在《归去来辞》中写道,"引壶觞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颜"。
壶中物: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。张祜在《题上饶亭》诗中写道,"唯是壶中物,忧来且自斟"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。
酌:本意为斟酒、饮酒,后引申为酒的代称,如"便酌""小酌"。李白在《月下独酌》一诗中写道,"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"
酤:据《诗·商颂·烈祖》记载,"既载清酤,赍我思成"。[传」:酤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